Loading...

BUNSEI SHOIN CO.,LTD

サイト内検索※webshop商品は検索対象外








【年末年始についてのお知らせ】12月28日(水)から1月5日(木)までのご注文は、1月6日(金)より順次在庫のご案内および発送をさせていただきます。
 遅れが生じますこと、深くお詫び申し上げます。期間中は何かとご迷惑をお掛けいたしますが何卒ご了承の程お願い申し上げます。

方志

方志

【香港特別行政区・マカオ特別行政区・台湾省】〔『新方志』中国地方史 E-book 〕

【地域一覧へ戻る】

,1,FZ201740983,莲麻坑村志,,苏万兴 / 《莲麻坑村志》编委会 中華書局(香港)有限公司,2015/1/1,978-988-8340-63-7,香港特别行政区:地方综合,
,2,FZ201744503,《延續舆變革:香港社區建醮傳統的民族誌》,”前言 未竟的經驗
民族蒜研究舆
香港社匾建醮傅统的延續舆變遷
在香港新界、我们時常聽到一些社區以日
治時代環境艱難或二次大戰後經濟困難為不再
舉行清醮活勤的理由;在仍然舉辦醮事的社
區、更多聽到的是鄉民聲稱他们的醮從建立社
區廟宇以来、歷數百年而不變。在大规模的社
匾節日中、我们也時常體驗到鄉民封節日安排
以至成員身份的爭議、對節日的成效以及信仰
的迷惑。”,蔡志祥, 韦锦新 / 中文大學出版社,,978-962-996-584-6,香港特别行政区:其他,
,3,FZ201742703,香港回归十年志,”正文 1998年是香港回归后的第二年、在这一年中、香港继续贯彻落实””一国两制””、
“”港人治潜””、高度自治的政策、这个基本方针既符合香潜的现实利就和长远利益、也
符合回家的整体利益、是香港长期繁荣稳定的根本保障、也是早日实现祖国完全统
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政治大汁。”,陶存 / 《香港回归十年志》主编 山东人民出版社,2007/1/1,978-7-209-04247-5,香港特别行政区:其他,
,4,FZ201742704,香港回归十年志,”正文 1999年1 月3 日、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董建华在一个名为””逆境自强””的电台节
目中告诉听众、在面对困难挫折时、香港人必须对自己有信心、认清自己的目标、把
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自强不息。”,陶存 / 《香港回归十年志》主编 山东人民出版社,2007/1/1,978-7-209-04247-5,香港特别行政区:其他,
,5,FZ201742705,香港回归十年志(2000年卷),”卷首语
2000年、基本法颁布十周年。这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时刻。为此、香港举行了一系
列的纪念活动。
2月15日、基本法十周年巡回展在香港开幕。展览主要介绍了基本法诞生的历史
及实施的情况;国旗、国徽、国歌以及区旗区徽的由来及它们象征的意义。根据这个
展览的介绍、回归祖国三年来、香港以中华人民共和国代表团成员的身份参加了超
过150个以国家为单位参加的国际会议;香港也以“中国香港”的名义参加了超过
2600个不以国家为单位参加的国际会议。
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是于1990年4月4日、在第七届全国人民
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通过、1997年7月1日起在香港实施的。进入2000年4月份、香
港各界纪念基本法颁布十周年的活动进入高潮。香港各界纷纷举行各种形式的活
动、纪念在“一国两制”方针指导下制定的这部旷世大典。
各界人士指出、基本法两年零九个月的成功实践、不仅保障了香港稳定与繁荣、
而且、在基本法的指引下、香港定会迈向美好的明天。同时“一国两制”在香港的成功
实践、对最终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将起到重要的示范作用。
中央驻港联络办主任姜恩柱在《紫荆》杂志撰文指出、十年过去了、基本法的重
大意义已经为香港的顺利回归祖国的进程所证明、为“一国两制”从构想到现实的实
践所证明、也为香港回归后保持繁荣稳定的事实所证明。随着时间的推移、基本法对
香港的过去、现在和将来所产生的深远影响、对实现祖国统一大业所起的重大作用、
还会进一步展现出来。
回归三年来、香港与内地在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也日益频繁。
2月2日、香港特区政府经济局局长叶澍堃与中国民用航空总局副局长鲍培德、
在北京签署了内地和香港间航空运输安排协议。
正如叶澍堃所说、这可以帮助加强香港与内地间在各领域的联系与合作、促进
两地的经济发展。
2000年3月18日、“天津香港周”拉开帷幕、这是香港特区政府首次在内地举办大
型推介活动。其内容包括展览会、美食节、时装展、商贸研讨会、京剧交流会和大型综
艺晚会。旨在向天津市民介绍香港回归祖国后、贯彻落实“一国两制”和《基本法》的
情况、以及各个领域的最新发展。
香港特区行政长官董建华在给天津市委书记张立昌、市长李盛霖的信中说:“天
津市和香港特区的关系密切而各有优势、如能加强交流合作、将可达致优势互补。”
“我深切期望这次活动有助增进津港两地的交流合作”、“祝愿津港合作更上一层
楼”。
3月25日、以香港奥委会暨体育总会会长霍震霆为团长的体育参观团、与广东省
副省长许德立等在广州白天鹅宾馆会面、共商粤港两地体育事业的发展。
3月30日、由吉林省副省长刘淑莹带领的吉林省医药代表团访问香港并开展一
系列交流活动。
6月份、重庆市委书记贺国强率团赴港、推介重庆市的投资环境、并出席“渝港合
作开发西部”筹备组举办的酒会、表示对渝港合作开发西部的欢迎。
与香港一河之隔的深圳市、更于5月22日举行的深圳市第三次党代会上、把深港
合作摆上非常重要的位置、提出要逐步形成深港经济优势互补的良好局面。
而这一年的“五一”、内地开始实行“五一”七天长假制度、即后来所谓的“黄金
周”。在这期间、有大批内地旅行团到港、据香港方面分析、按平均每人消费5000元
计、可为香港带来巨额的外汇收益、对香港经济的复苏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在遭遇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重创后、在香港特区政府与全体市民的努力与奋斗
下、在中央政府和内地的大力支持下、香港的经济在2000年开始摆脱困境、走出低
谷。这一年、香港的财政赤字大幅减少、香港失业率逐渐回落、进出口强劲增长。与此
同时、香港第七年被评为全球经济最自由地区。
2000年5月、美国参众两院通过了给予中国永久性正常贸易关系地位的法案、此
举对中国顺利“入世”具有重大意义。
面对中国“入世”在即、一方面香港特区政府及各界均表示欢迎。多数香港商界
人士指出、这将给香港带来大量的商机、香港贸易转口业、银行金融业、保险业、电讯
业、旅游业及其他第三产业获益机会必将大幅增加、香港在中美之间扮演的中介角
色亦将进一步吃重。此外、港商更可积极参与拓展内地潜力庞大的市场、为香港经济
持续增长及就业机会创造更好的环境。
香港舆论认为、中国“入世”、促使香港成为中国与世界之间的后勤桥梁、金融桥
梁及数码桥梁的条件更趋成熟、也必然进一步带动香港的经济转型。
另一方面、香港各界也清醒地认识到伴随机遇而来的也有诸多新问题和新挑
战。时任特区财政司司长的曾荫权也表示、“入世”对香港整体来讲是有利的、初步估
计、“入世”会促进香港经济增长。当然、“入世”也会带来竞争、带来挑战。
因此有媒体呼吁香港要未雨绸缪妥为应对、使香港充分把握中国“入世”机遇、
进一步趋利避害、顺利完成经济转型、争取永续发展。”,陶存 / 山东人民出版社,2007/1/1,978-7-209-04247-5,香港特别行政区:其他,
,6,FZ201742706,香港回归十年志(2001年卷),”卷首语
2001年、迈入新世纪第一年的香港、在风雨中、努力扬起风帆、掌舵前行。
这一年、香港经济乍暖复寒。成功抵御亚洲金融风暴的冲击后、2000年、香港经
济增长达到10.5%;失业率稳步回落至4.5%;在亚洲区内、足中国大陆以外吸引外资
最多的地方、高达231亿美元;跨国公司在香港设立的地区总部及办事处亦新增500
家。然而、香港正随着资讯科技急速发展及经济全球化步入第三次经济转型阶段、复
苏的迹象很快就由于过去泡沫经济的破灭、以及受到因美国经济逆转的拖累而每况
愈下的外围环境的影响荡然无存、“9-11”恐怖袭击事件更是雪上加霜、以致2001年
香港生产总值的实际增艮大幅减至0.1%、经季节性调整的失业率在第三季就飙升到
5.3%、第四季再升至6.1%。香港再度面临严峻考验。
这一年、与低迷的全球经济形成鲜明对照的是、中国经济依然持续高速增长。香
港在将发展的目光投向世界的同时、也更多地投向了祖国内地。中国新世纪的发展战
略以及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既向香港提出了巨大的挑战、也为香港展现了历史性的发
展机遇。从与珠江三角洲地区共拓区域合作、到特区政府响应西部大开发的号角、派
出高层代表团浩浩荡荡地开赴内地、香港与祖国息息相关的命运更紧密地联系在一
起。曾经并仍然受惠于香港贡献的中国内地经济、反过来为香港提供了巨大的市场、
并成为香港保持繁荣稳定的强大后盾。中央政府一直关注着香港的处境、一方面信守
承诺、坚定不移地继续执行“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方针、另一方面从政
策等诸多方面大力帮助香港脱困。从“2001《财富》全球论坛年会”召开期问、国家主席
江泽民访港、到彻底取消“香港游”配额、无不显示中央对香港的重视、支持和对香港
未来的信心。举一个与内地直接相关的数据为例、2001年内地游客数量的增加、不仅
抵消了欧美游客数量锐减的影响、还很大程度上促使香港的支柱产业之一旅游业实
现了全年总收益5%的增长。
2001年的7月13日、是包括香港同胞在内的全体中华民族为之骄傲的日子。在
每一份为支持北京申办2008年奥运会所付出的真情和努力中、香港都在与祖国心心
相连。当捷报传来、香港同胞为祖国而沸腾、为民族而自豪。
2001年、更是彰显香港精神的一年。香港是亚太区最重要的国际金融中心、是贸
易、航运、信息和服务的枢纽、尤其是拥有敏锐的商业触觉、先进的基础设施、灵活的
金融系统、严谨的法律制度、自由开放的政策、廉洁有效的公务员队伍、简单的低税
制、人才荟萃以及高度国际化等有利条件。香港深知自己的这些优势、致力于将其巩
固并发展。重要的足、冲破困境、不仅需要以香港优势为基础、更需要以香港精神为
动力。从香港供水150周年及香港邮政160周年的百年风雨、再到“香港故事”追溯
香港历史的千年沧桑、特区政府引领港人去正确认识自我、不断坚定信念、勇于发扬
精神、并推出崭新的香港品牌——“飞龙”标志、向世界宣传推广自强不息、勇猛进取、
灵活应变、刻苦耐劳、永不言败、开放创新等等这些香港人的最大财富。当港人在九
运会上为小将何兆麟和老将黄金宝喝彩时、岂仅仅是为了两枚金牌?借用行政长官
董建华在10月发表的施政报告的结语:“面对经济困难、最可依靠的力量、就是香港
人自己。过去每遇到逆境、香港人可贵的品质就会浮现:每个人都沉着气、事事多拼
一回、处处多走一步、追求卓越、超越自我、打破条件限制、创造奇迹。”
事过境迁、香港迎来了回归十周年的庆典。回头审视2001年、当时曾有人将香
港形容为“一个穷途末路的城市”、其实立足香港优势、秉持香港精神、背靠祖国又面
向世界的香港、大力投资教育、构建知识型、学习型及科技型社会;推进大规模基础
设施建设、为未来发展提供必要的硬件资源;根据经济转型的需要、继续改善营商环
境、加强软件支持;致力环保、优化生活品质……凡此种种、怎可谓不是蓄势待发!”,陶存 / 山东人民出版社,2007/1/1,978-7-209-04247-5,香港特别行政区:其他,
,7,FZ201742707,香港回归十年志(2002年卷),”卷首语
2002年、是香港发展历史上具有关键性意义的一年、是香港经济面临转折关头
的一年;这一年度的香港、可以说是挑战与机遇并存、考验与希望同在。
由于受国际经济局势的影响、2002年、香港经济发展势头几乎走到了有史以来
的最低点、经济社会生活面临着严峻的考验;但这一年又是充满希望的一年、新的思
维带来新的希望、香港特区政府采取的一系列改革政府架构、刺激经济复苏的措施
开始初见成效、经济开始出现增长趋势。这一年、香港特区政府在处理一系列经济、
政治、社会问题的实践中增长了驾驭复杂局面、处理棘手问题的能力、积累了丰富的
治港经验;香港社会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经济低迷之后、摆脱了东南亚金融风暴的
阴影、重新建立起了信心;香港依然是全世界最具活力的地方——连续九年被评为
全球最自由的经济体系。
2002年2月28日、董建华获得选举委员会794名委员中714人的提名、以90%的高
支持率当选为香港特区第二任行政长官候选人。2002年3月4日、国务院总理朱镕基
主持召开的国务院第八次全体会议决定、任命董建华为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二任行政
长官。连任成功后的董建华、在广泛听取社会各界的意见后、推出了经过两年多时间
酝酿的“高官问责制”。2002年6月20日、香港特区立法会通过了香港特区政府主要
官员问责制决议案。2002年6月24日、中央政府任命14位问责主要官员。“高官问责
制”将香港特区政府的主要官员、包括三名司长及所有政策局局长由公务员转为以
合约方式聘用的问责官员、在任期内、问责官员必须为各自负责的部门的政策成败
向行政长官负责、职责更加分明;同时、重组行政会议架构、所有问责主要官员都进
入行政会}义参与决策、以强化行政会议的工作;将原来的16个政策局合并为11个政
策局、使行政资源得到更为合理的分配、以提高施政效率。
这一年、面对经济增长放缓、持续通缩、财政赤字扩大和失业率居高不下等困
难、香港特区政府背靠内地、面向世界、推出一系列刺激经济复苏的政策和举措、加
快了与中央政府商谈建立香港与内地更紧密经贸关系安排的工作;与内地省份官员
频繁互访、积极推动全面合作、促进两地人员、资金和物资的往来流动;充分利用内
地经济快速发展的形势和市场潜力、与内地联手举办了一系列的经济文化活动、全
力推介香港、开拓香港的经济发展空间;制定相关政策、采取相关措施、巩固和发展
香港的国际金融中心、商业服务、信息及物流中心和旅游中心的地位、运用新知识、
新技术、提供高增值的服务、推动新的增长、促进经济转型;公布一系列稳定房屋市
场的措施、包括停止卖地、停售居屋等。经过一系列的努力、香港地价开始回升、楼市
趋向走旺、失业率连续数月下降、经济开始全面复苏、呈增长之势。
在致力于经济增长的同时、香港特区政府从国家根本利益和香港福祉出发、自
行立法保障国家安全。基于“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原则、依据《基本
法》第二十三条关于香港特别行政区应自行立法禁止任何叛国、分裂国家、煽动叛
乱、颠覆中央人民政府及窃取国家机密的行为的规定、香港特区政府公布了实施《基
本法》第二十三条的咨询文件。为进一步向社会公众解释香港特区政府的立法理念、
听取各界的意见、香港特区政府保安局和律政司的官员出席了200多个研讨会、听证
会、座谈会、并不断接受传媒访问、向社会公众阐明:政府依据《基本法》第二十三条
立法、不会影响香港人的生活方式及享有的权利和自由、包括港人的言论自由;就
《基本法》第二十三条立法、是香港特区政府执行《基本法》的具体体现、不会损害香
港的投资环境、而是为了进一步保障香港社会的稳定和繁荣。这一系列举措使就《基
本法》第二十三条立法得到了绝大多数香港市民的理解和支持。
这一年也是香港特区值得庆贺的一年、香港回归祖国已经走过了五年的历程。7
月1日、香港举行了回归五周年盛大庆典、国家主席江泽民出席庆典、并发表了重要
讲话。江泽民主席对香港回归祖国五年来所取得的成就给予了充分肯定、指出、香港
回归五年、是董建华先生领导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团结香港各界人士不断克服困
难、奋力前进的五年;今天的香港、“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方针得到全面
落实、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保持不变、广大居民继续以自己习惯的方式生活。香港仍
然保持着自由港的特色和国际贸易、金融、航运中心的地位、继续被公认为亚洲乃至
全球最具发展活力的地区之一。江泽民表示、中央政府将继续支持和帮助香港恢复
和发展经济。只要香港同胞发扬长期以来艰苦创业、勇于拼搏的优良传统、香港经济
就一定能够不断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香港经济就始终有着光明的前景。
总之、2002年的香港特区、在过去五年奠定的基础上、依靠自强不息、能屈能伸、
勇猛进取、灵活应变、刻苦耐劳、永不言败的香港精神、背靠祖国内地和中央政府的
全力支持、发挥香港固有的优势、经济已经开始走出困境。作为世界上最具活力的地
区之一、香港、已曙光初露、蓄势待发。”,陶存 / 山东人民出版社,2007/1/1,978-7-209-04247-5,香港特别行政区:其他,
,8,FZ201742708,香港回归十年志,”卷首语
对香港来说、2003年是个多事之秋:一场“非典”、全城陷人恐慌、经济更是雪上
加霜;“七一”大游行以及围绕基本法第二十三条立法、2007年特区行政长官选举、
2008年立法会选举出现的政治争拗、政治生态波诡云谲……
在中央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特区政府沉着应对:迎战非典、振兴经济、改善施政、
回应民意。至下半年、香港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均见上调、市民信心恢复。用行政长官
董建华的话来说是:“我们已经看到了隧道尽头的曙光。”
“非典”、差不多可以成为2003年香港的关键词了。
“非典”灾难甫降香江、中央政府迅即伸出援助之手。4月12日、正在全国抗击非
典斗争第一线考察工作的国家主席胡锦涛、在深圳会见了香港特区行政长官董建
华。胡锦涛表示:中央政府高度重视广大香港同胞的福祉和健康、十分关心香港非典
防治工作、全力支持和帮助香港夺取同疫病斗争的胜利。遵照胡锦涛主席的指示、内
地和香港有关部门在疫情通报、疫病防治经验交流等方面迅速建立了有效的合作机
制。4月29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曼谷出席中国一东盟领导人特别会议时表示、中
央政府高度关注香港特区的非典疫情、为体现中央政府对香港同胞的关心和对董建
华先生所领导的抗击非典工作的支持、中央政府决定应董先生的要求、向特区无偿
提供一大批口罩、眼罩、防护服等医护用品。董建华在代表香港特区接收这批援港物
资时说、在祖国内地同样处在抗击非典的艰难时刻、中央政府送给香港的珍贵物资、
不仅解决了香港的实际需要、更会产生出精神力量、鼓励香港市民更加顽强地与疫
病战斗。”,陶存 / 山东出版集团,2007/1/1,978-7-209-04247-5,香港特别行政区:其他,
,9,FZ201742709,香港回归十年志,”卷首语
2004年、在香港的发展史上、应该记上浓重的一笔。因为在这一年、香港走过了
极不平凡的一年。
1月7日、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董建华发布施政报告、题为《把握发展机遇、推
动民本施政》、阐述了香港如何把握机遇、抓紧经济复苏的势头、应付经济全球化的
挑战、改善施政、推进政制发展等问题。
3月10日、香港财政司司长唐英年在立法会宣读他上任后的首份财政预算案。这
份财政预算案以行政长官董建华所提山的“致力让市民休养生息”为基础、在以民为
本、审慎理财、藏富于民的大原则下、力求在削减财政赤字与维护民生之间取得平
衡、让社会可以养精蓄锐。
财政预算案提出、不建议进一步增加薪俸税、利得税或其他税项、让市民可以休
养生息、企业能够固本培元、同时亦为香港的经济创造持续复苏的有利条件。并在
“开源”和“节流”方面提出了更明确的日标。财政预算案充分考虑了社会在开源方面
的承受能力、体现出尊重民意和务实精神。
2004年、香港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是香港特区的政制发展问题。香港特区的
政制发展问题关系到“一国两制”方针和基本法在香港特区的贯彻落实、关系到中央
与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关系、关系到香港社会各阶层、各界别和广大香港同胞的利益、
关系到香港的长期繁荣稳定。对于香港的政制发展问题、中央一直是高度重视和关
注的。同时、中央对于香港政制发展问题的处理是非常慎重的。
4月6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对基本法附件一和附件二的有关条款做出了解释。26
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又就香港特区行政长官《关于2007年以后行政长官和立法会产
生办法是否需要修改的报告》依法做出了决定。
4月2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在当日闭幕的十
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上强调、香港特区政府和各界人士一定会按照全国人
大常委会有关解释和决定的规定、在广泛凝聚社会共识的基础上、提出有关具体方
案、报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或备案、从而使香港政制发展的有关问题得到妥善处理。
4月27日、《人民日报》发表评论员文章《发展符合香港实际情况的民主制度》指
出、全国人大常委会决定的公布将有利于平息一段时期以来香港社会就政治体制发
展问题出现的争拗、有利于引导香港公众就2007年行政长官和2008年立法会的产生
办法达成广泛共识、有利于香港的民主制度沿着基本法规定的正确轨道稳步向前发
展、根本目的是保持香港的长期繁荣和稳定、维护香港居民的整体利益和福祉。
7月10日、香港特区行政长官董建华会见香港一些政治团体时表示、全国人大常委
会对2007-2008年的选举已有决定、希望他们接受这一决定、积极参与政制发展专责小
组的咨询工作、先做好2007-2008年的选举、为未来打好基础、最终达至普选的目标。
2004年、CEPA为香港各行各业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商机。随着CEPA的正式启动、
两地货物贸易零关税优惠措施也正式生效。“个人游”的实施和人民币业务的展开、
进一步促进了两地人、货、资金双向自由流通、加快了两地的经济融合。
2004年、广东省汕头、潮州、梅州、肇庆、清远、云浮6个城市获准开放居民个人赴
港澳地区旅游。从2月25日起、经中国人民银行允许、香港多家银行正式开始办理个
人人民币存款、兑换和汇款业务。5月1日、广东省韶关、河源、汕尾、阳江、湛江、茂名、
揭阳7个城市获准开放居民个人赴港澳地区旅游。至此、广东全省居民皆可办理个人
赴港澳地区旅游手续。从5月1日起、持《往来港澳通行证》、《因公往来香港澳门特别
行政区通行证》的内地出入境旅客免填《出入境登记卡》、方便了人员进出口岸。7月1
日、福建省福州(仅限市区)、厦门、泉州、江苏省南京、苏州、无锡、浙江省杭州、宁波、
台州9个城市获准开放居民个人赴港澳地区旅游。
6月1日、福建等九省区政府主要领导和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与国家
有关部委的领导在香港会展中心、召开了首届“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与发展论坛”。这
标志着泛珠三角区域合作正式启动、对于促进港澳社会经济繁荣发展、扩大内地省
区对内对外开放、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步伐、增强区域整体实力和竞争力、具有重
要的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
8月31日、商务部、国务院港澳办联合下发《关于内地企业赴香港、澳门特别行政
区投资开办企业核准事项的规定》、积极支持包括民营企业在内的有能力的各种所
有制的内地企业赴香港、澳门投资、开办企业。10月27日、商务部副部长安民与香港
特区财政司司长唐英年在北京签署《CEPA扩大开放的磋商纪要》。在服务贸易方面、
双方亦同意就贸易投资便利化在7个范畴加强合作、包括香港与内地跨境债券结算
联网、香港独立发行人民币信用卡、内地与香港成立科技合作委员会、中国结算与香
港结算签署备忘录等、进一步提高内地与香港特别行政区经贸交流与合作的水平。
两地在科技、教育、法律、文化各个领域的合作与交流日益扩大。”,陶存 / 山东出版集团,2007/1/1,978-7-209-04247-5,香港特别行政区:其他,
,10,FZ201742710,香港回归十年志,”卷首语
2005年、香港经济呈现出了欣欣向荣、全面复苏的盎然生机、保持了持续、稳定
的发展态势。
消费、投资及出口仍然是2005年香港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蓬勃的海外市场及
内地贸易、不断增长的访港游客数量、使香港的商品出口和服务输出持续兴旺、经济
增长带动了香港就业人数的增加。与此同时、物价水平有效地控制在轻微的增幅内。
自由、开放的香港经济在增长动力的均衡支撑下、从容应对油价高升、美国利率攀升
等外围经济环境的挑战、运行稳健。“高增长、低通胀、低失业”的发展格局、显示了香
港经济的良性发展。
《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CEPA)的实施体现r中央对香
港经济发展的支持、并为香港带来许多商机。已有千余种香港产品进入内地实现了
完伞零关税、法律、会计、建筑等行业、进入内地的门槛不断降低、到香港“个人游”的
内地开放城市范围亦不断扩大。香港经济发展再度进入回归以来的高峰状态。
为进一步扩大贸易自由化范围、国家商务部与香港特区财政司签署CEPA第二
阶段方案、于2005年1月1日起实施。这个方案进一步促进了香港原产地产品对内地
的出口、带动了香港经济的发展。有713项香港产品获零关税优惠待遇。1月24日、香
港居民在上海申办的第一张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诞生。”,陶存 / 山东出版集团,2007/1/1,978-7-209-04247-5,香港特别行政区:其他,
,11,FZ201742711,香港回归十年志,”卷首语 2006年度香港经济增长程将强劲;帧生指数殷创新离;全部首次公开招股(Ipo)
集资额超过3000亿海元、排名位居全球第二、仅次于位数。地产市革盟著改善。族游
业发展喜人、访港旅客增烹2500多万、增幅跑过60% 。”,陶存 / 《香港回归十年志》 山东人民出版社,2007/1/1,978-7-209-04247-5,香港特别行政区:其他,
,12,FZ201742702,香港回归十年志,”序——创造历史的十年
高祀仁
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祖国、至今已整整十年。作为“一国两制”伟大实践的
亲历者、我们可以骄傲地说、这十年、是邓小平先生提出的“一国两制”方针由科学构
想变成生动实践、取得巨大成功的十年;是“港人治港”、高度自治得到全面落实、香
港民主制度循序渐进向前发展的十年;是香港与内地交流与合作不断深化、实现互
利双赢的十年;也是香港更加繁荣稳定、国际影响日益扩大的十年。十年探索、十年
实践、十年发展、“一国两制”这一旷古伟业顺利渡过了它的初创期、为未来的进一
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回顾十年来香港走过的路程、总结
十年来贯彻落实“一国两制”的实践经验、思考香港的未来发展、给人们的启示是深
刻的。”,李明功 / 山东出版集团,2007/1/1,978-7-209-04247-5,香港特别行政区:其他,
,13,FZ018210,中国海外集团有限公司志,中国海外集团有限公司是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在香港上市的全资子公司。本志记述了公司大型工程建设、经营、管理等各方面发展的历史与现状。,厲復友, 崔鐸聲 / 中国海外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海外文化出版有限公司,2000/5/1,962-85836-1-1,香港特别行政区:经济综合,
,14,FZ201749050,澳门政治发展史,”序一
其奇特的发展演变过程不单在中国历史上独一无
二、在世界历史上也绝无仅有。在没有任何协议的情形
下、葡萄牙人如何神话般地在这“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
天朝土地上据居下来的?明清政府为何让他们‘筑室建
城、雄踞海畔若一国’自治长达300多年、直到1887年才
签订(中葡和好通商条约)、初步确定澳门的政治法律地
位?中葡两国不同时期对澳门这个特殊地区的政治、经
济、文化取向和政策有什么不同?澳门在中西交通史和
中葡关系史上作用如何、对中国近代化进程扮演着什么
角色?中葡民族怎样克服思想文化差异而和平共处分
治?更令人深思的是、澳门又怎样面对外来压力和威胁、
自强不息、屡渡难关、在400多年的历史长河中摇摆漂
流、避免搁浅触礁而到达今天、并发展成为一个生机勃勃
的现代化城市?这些一直是史学界极感兴趣的题目。”,方小芬 /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9/1/1,7-80618-574-7,澳门特别行政区:政治军事外交,
,15,FZ018215,中国建筑工程(澳门)有限公司志,本志包括建制沿革、承包工程、科学技术、经营管理、人物等篇。,陈振民, 李曙光, 赵国栋 /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1/1,7-112-04917-2,澳门特别行政区:经济综合,
,16,FZ201744439,澳门戏院志,”正文 是者镇日喃喃自嚣、常惹得後章慎
j眩、要不下「禁制令J ‘ 另IJ 再嘿嚼; 要
不首作燕整之歌、管他悲情或激勤、耳
朵簸了隔音屏。
人生中大部份峙光、同一屋檐下、
媳有最者在。呢喃絮语、一串又一串的
翻选耳蜗、有峙候、雁雪是翻来覆去的
投著相同事件、 我明白、正因~欠缺射
象; 等了老半天才守候到聆黠者、 便祖
你君主第一位黠患、抱著分享好柬西的心
情、 一五一十的话挠、说得舆起、你不
忍打断’ 然俊、便富作首次λ 耳般静静
倾黯。
渲{固姿势邵惹来器舍、母辑常说我
不瞟她前挠的事情。其寅、设有七情上
面表演圭情投λ 、立t 不代表设有E害、 只
是、罹萤黯温多通、 黠免舍走神、神情
欠尊注而已。”, / 麦穗出版有限公司,2012/1/1,978-988-17782-6-0,澳门特别行政区:其他,
,17,FZ201740328,台湾百年国乐人物志 下,正文, / 博扬文化事业有限公司,2012/1/1,9866543528,台湾省:地理历史人物,
,18,FZ017774,台湾省区域地质志,本志记述的内容包括变质岩及变质作用、区域地质构造以及地质构造发展的历史。,无 / 福建省地质矿产局 地质出版社,1992/7/1,7-116-00838-1,台湾省:地理历史人物,
,19,FZ201741431,諸羅文文化志,,林金龍 / 嘉義市政府 嘉義市政府文化局,2014/1/1,978-986-04-0076-2,台湾省:文化教育,
,20,fz201214751,新修大龍同保安宫志,清乾隆七年、闽南同安人从大陆移居大龙峒、也将同安人的守护神一保牛大帝从白礁分灵来台奉祀、并创建保安宫。当时因财力不足、仅能以简陋庙宇供奉、后经扩建、重建、其历代主事者皆已不可考。,李世伟 / ,,957 98706-6-7,台湾省:文化教育,
,21,fz201214084,中国油气田开发志(卷三十一)台湾油气区卷,台湾油气区、包括台湾岛以及周边海域的油气田及含油气构造。因台湾省油气工业具有上下游(勘探、开发、采油、炼化、销售)一体化的管理模式、经《中国油气田开发志》总编纂委员会同意、《中国油气田开发志·台湾油气区卷》以“台湾油气勘探开发志”或“台湾油气勘探开发史”为编写主线、故篇、章、节、目按台湾油气区的特点与实有资料情况设置。,支家生 / 《中国油气田开发志》编纂委员会 石油工业出版社,2011/9/1,978-7-5021-8641-8,台湾省:经济综合,
,22,fz201214740,《台湾矿业会志》,一、志之断代、纪始创会元年;民园元年、而日以易王大正、亦为元年。书止民国八十年;顾亦捌拾年、台湾矿业之左史。唯矿业人之有会、实由来马关之割地、其国矿业人南来、卷一乃分为上下日建会、日会游、上溯乙未、止终光复。,黄添进 / ,,,台湾省:经济综合,
,23,FZ201741059,鯉鱼潭自然誌,”序
崐萁主政花蓮縣政以來、堅持以藝術立縣的中心理想、
擘劃文化施政方針。本縣山明水秀、族群多元、文風鼎盛、我
們有氣勢磅礴的太魯閣峽谷與壯闊蔚藍的太平洋及秀麗綿延
的縱谷、原住民族群、客家、閩南、大陸各省等族群、及近年
加入的外籍新住民、族群彼此融合、在這片美麗的土地上安居
樂業。
作為花蓮子弟、崐萁深切體會花蓮雖然地處臺灣東隅、
許多限制來自於大自然的區隔、但鄉親憑藉著堅毅的意志、把
困境化為進步的原動力、人文的種籽在這裡萌芽、真美善的幸
福在這裡獲得實踐。
┌「文化就是生活」、文化源於生活、也融入生活、生活
是一切文化滋長的泉源。這次出版五本「在地寫作」叢書、包
括《鯉魚潭自然誌》,《甘蔗的名字》,《路·Lalan》、《大
地之上》以及《地圖繪製學》、以花蓮的自然、地理、產業與
人文為題、豐富了在地文學創作的內涵。崐萁衷心希望未來更
多藝文人士加入藝文創作的行列、共同為花蓮人文藝術的深耕
投注心力、使我們的生活更加祥和、使我們的心靈更為豐富、
落實本縣「陕樂、希望、新花蓮」的施政目標。
花蓮縣縣長 傅崐萁 謹誌
局長序
花蓮縣文化局長年鼓勵與花蓮人文地景有關的藝文創作、
於101年申請文化部(前身為文化建設委員會)「作家在地寫
作計畫」、以「五種觀看花蓮的方式」為計畫名稱、邀請五位
創作者參與、提出完整可行的計畫書、終獲得文化部評審委員
一致認同、獲得全國最高的補助額度、並於同年十月起執行。
「五種觀看花蓮的方式」邀請黃憲作、赫恪、阿道·巴
辣夫、廖律清及王威智等五位作者、分別就自然、產業、族群、
海洋與地誌五個層面、撰寫花蓮的不同面向、形式包括散文、
劇本、論述、內容與形式皆稱多元。計畫執行期間、本局商請
東華大學華文文學系教授李進益、東華大學中國語文學系教授
吳冠宏及慈濟大學東方語文學系助理教授黃淑貞等三位學者
擔任審查委員、既向作者提出懇切的建議、也為本計畫的執行
成果把關。
正當本計畫順利展開時、作者之一的廖律清小姐不幸辭
世、她以女性角度觀看花蓮的作品《我的花蓮·我的海》成為
未竟之書、本局為此感到十分不捨與惋惜。為使計畫順利執
行、我們邀請花蓮在地知名作者邱上林先生以獨到的「從空中
看花蓮寫花蓮」為題進行寫作。於是「五種觀看花蓮的方式」
最終的成果是以下五本書籍:
黃憲作以鯉魚潭的自然萬象為主題的《鯉魚潭自然誌》:
赫恪的《甘蔗的名字》則以光復鄉大富村為敘述中心、放眼古
今且及於花蓮、臺灣乃至全球的蔗糖產業故事:阿美族舞者阿
道·巴辣夫以劇本形式把族群故事寫成《路·Lalan》:邱上
林飛在《大地之上》卻對人間投注以無限的柔情:王威智則著
眼於史地、虛實交構了《地圖繪製學》。
文化紮根需要長時間的耕耘、應以宏觀長遠的眼光持續
執行、我們樂見「101年花蓮縣作家在地寫作計畫一一五種觀
看花蓮的方式」五種作品順利付梓。值此之際、淑美感謝審查
委員和所有參與人員的付出、也對五位作者表達敬意與謝意。
希望未來有更多朋友投身創作、豐富花蓮的藝文厚度與深度、
以書籍連結在地生活、讓更多人認識花蓮的每一個面向。
花蓮縣文化局局長 陳淑美 謹誌”,黄憲作 / 花莲县文化局,2013/1/1,978-986-03-8460-4,台湾省:其他,
,24,FZ201747241,台湾风物志,”出版说明
中国风物志丛书、是由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出版部门负责
组织编纂、分册出版的知识读物。丛书内容着重介绍我国悠久的
历史文化、众多的名胜古迹、丰富的土特名产、多采的民族风
情、以及日益发展着的社会主义新貌。”, / 福建人民出版社,1985/1/1,,台湾省:其他,
,25,FZ201746431,台湾省经济地理,”总序
编写出版一套《中国省市区经济地理丛书》、这是我国社会主
义四化建设的需要、是繁荣发展经济地理科学与教育事业的需
要、也是全国广大经济地理工作者的多年愿望。
经济地理学是研究生产分布规律的科学。生产布局是生产的
空间形式。任何社会生产总要落脚到特定的地区、地点。我国30
多年的实践说明、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只有在国家统一计
划的指导下、根据生产发展的要求和各地区的条件、特点、把再
生产的各个环节、国民经济的各个部门、各个生产要素、在全国
范围内进行合理的分布、并在地域上科学地进行组合、整个社会
才能协调地向前发展、取得最大的国民经济效益。”,李家泉 / 中国省市区经济地理丛书编委会 新华出版社,1991/1/1,7-5011-1218-5,台湾省:其他,
,26,FZ201746334,台湾教育概览,”前 言
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其教育事业也是中国
整个教育事业的一个组成部分。台湾光复后、基于政治、经济
与文化事业的需要、台湾当局非常重视教育的发展与改革。50
多年来、台湾的教育事业取得了很大成功。在台湾发展的不同
历史阶段、在特定的教育发展方针、目标的导向下、各级各类
学校教育培养出来的人才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经济与文化的发
展、为台湾地区的整个建设提供了丰富的人力资源。在台湾教
育发展与改革的过程中、既有成功、又有失败;既有因问题而
产生的经验教训、又有相对应的教育对策、值得我们加以关
注。”,李海绩 , 郑新蓉 / 九州出版社,2003/1/1,7-80114-792-8,台湾省:其他,
,27,FZ201749182,台湾史略,”前言
台湾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神圣领土。
远在旧石器时代、台湾和祖国大陆就发生了联系。新石
器时代、台湾与祖国大陆就有文化上、经济上的密切关系。
此后、台湾和祖国大陆在政治、经济、文化上的关系不断加
深。到十二、三世纪宋、元时期、台湾、澎湖就正式载入中
国的版图、成为当时中国行政区域的一部分。”,施联朱 / 福建人民出版社,1980/1/1,,台湾省:其他,
,28,FZ201744186,台湾地方史,”前言
台湾是我国的神圣领土、台湾各族人民是我们的骨肉同胞。
可是、建国三十多年以来出版的有关台湾历史的著作寥寥不过三
数种、而且篇幅无多、许多重要史实往往没有提及、即提及亦语焉
不详。这种情况对于增进祖国大陆人民与台湾同胞之间的相互了
解和紧密团结、无疑是不利的。作者不揣浅陋、于1974年起着手编
写这部《台湾地方史》、由于理论水平和学识的限制、谬误不当之
处在所难免、希望广大读者批评指正、以便进一步修改。”,陈碧笙 / 《台湾地方史》陈碧笙著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1/1,,台湾省:其他,

 

 件
【方志E-bookご購入について】
【方志E-book ご購入につきまして】
全タイトルから50タイトル以上を選んでいただくことでご利用が可能です。

1タイトル単価 [税別]
50 ~ 99 タイトル ¥4,330
100 ~ 499 タイトル ¥3,460
500 ~ 999 タイトル ¥2,600
1000 ~ 4999 タイトル ¥2,080
4999 タイトル以上 ¥1,730

ダウンロード済のE-Book:PDFはお手元に残ります。
詳細はこちらよりお問い合わせください。


カテゴリー一覧へ